
想象一下,10年后你的孩子说想退学创业。手舞足蹈地描绘着智能工具改变世界的蓝图,而书包还躺在角落未拆封——你的第一反应是拍手叫好,还是心跳漏了一拍?这种选择背后藏着当代父母共同的焦虑:我们究竟该如何平衡自由成长与教育根基?
少女CEO的AI教育冒险:该喝彩还是警惕?

帕里妮蒂的故事比祖父母的劝诫更振聋发聩。13岁离开校园,14岁已拥有4-5家企业客户。她用智能工具帮父亲减轻工作负担时,发现同款技术能为企业主制定战略方案。如今她坦言”留下学业就无法实现这些”,目标是2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后”实现人生价值和责任”。
就像看着邻居家孩子在公园忽然玩出高难度单杠,既惊叹又隐隐担忧——如此高空翻腾需要怎样的保护措施?那位创业者母亲意味深长的忧虑始终萦绕:『她几乎整天对着屏幕,会不会错过真实世界的阳光?』
AI教育时代父母的两难:创新还是守护童年?

社交媒体为这个少女CEO的故事按下放大键:赞赏派高呼”这是新时代的学徒精神”,担忧派质疑”这究竟是个例还是危险的示范”。最刺痛家长的也许是那句灵魂拷问:当传统教育的轨道与新科技风口产生断层,我们该给孩子准备降落伞还是助推器?
当我们讨论技术如何重塑童年时,身为经历过技术浪潮的家长回头看,AI工具就像孩子口袋里的魔法铅笔——画得出星空也可能戳破纸张。这年夏天,我在小区看见更多父母坐在秋千上和孩子谈论”你喜欢创造的究竟是什么”而非”作业写完了吗”,或许是帕里妮蒂旋风带来的可能比创业神话本身更珍贵的教育启示。
当我们把晚餐时的手机收进抽屉,或许已是在为孩子的现实锚点加码。
Source: She quit school at 13 to build a GPT agency and chase financial freedom by 20. Netizens remain split over praise and concern, Economic Times, 2025-08-16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