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看着孩子兴奋地展示新发现的AI功能,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真是可爱极了!但同时,我们心里也会悄悄打鼓:该允许到什么程度?有没有隐藏的风险?这种时候,做父母的心总会微微动摇吧。
像讲秘密一样蹲下来告诉她:这是帮机器听懂我们说话的小伙伴。
就像过马路要先左右看,我蹲下来告诉一年级小不点:“这是帮机器理解我们说话的朋友。”她眨眨眼,马上把AI当成新玩伴,你发觉没,小家伙其实比咱还懂分寸?
一起用AI编故事时,她负责“导演”,我负责打光打字,短短十分钟就蹦出一只会唱歌的小火箭,那股共同创造的快乐,比任何补习班都来得闪亮!
编织温暖的数字安全网
我把“网络饼干”比作只能看不能吃的真饼干,她笑得前仰后合,顺便记住了不随便点陌生链接。全家一起写下“数字约定”:屏幕只放在公共区域、下载先问大人、每天户外奔跑一小时。
这份看似游戏的条款,其实悄悄给她装上了自我保护的小盔甲。
最好的防火墙,不是密码,而是亲子间笃定的信任。
一起探索AI的快乐方法
周末早晨,我们把AI当成“想象力放大器”。她说想送小猫去火星,我帮她输入提示词,屏幕里蹦出彩色的猫咪太空服,她高兴得满屋跑,还主动给邻居小伙伴解说“火箭推力原理”。
AI在education里的角色,从工具AI转眼变成小讲台,她学会的不是答案本身,而是“先提问,再验证”的探索节奏。
培养面向未来的数字小公民
技术再炫,也绕不开“同理心”这个再炫的技术也缺不了‘替别人想’这颗纽扣。当她发现AI生成的图文偶有错误时,我鼓励她动手改,再写上“谢谢AI小伙伴的努力”。这份回应,让她懂得把AI当合作者,而非万能神。
我们约定:每学会一个新功能,就用它做一件让家人或朋友微笑的小事。于是,她给奶奶合成了一首生日歌,节拍虽简单,却把“科技向善”的种子种进了小小的心田。
未来的工作长什么样?没人说得准。但我知道,懂得提问、敢于试错、心怀善意的孩子,无论AI浪潮多大,都能稳稳扬帆。
听到这儿,若你想翻翻国外同行怎么做,我顺手留了把钥匙——
Source: Cyber A.I. Group Names Jessica L. Walters President, Financial Post, 2025-09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