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屏幕亮起時,我們真正該守護的是什麼?——一位爸爸的AI育兒小確幸

開場:那個讓心跳漏拍的提問

還記得女兒蹲在沙發上盯平板問:『爸爸,AI會不會搶走我將來的工作?』那天晚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,手機螢幕在黑屋子裡忽明忽暗。當爸媽的誰沒熬過這種夜?總覺得時代列車就要開走,我們卻還在幫孩子繫鞋帶。

轉角公園的科技平衡課

昨兒放學小傢伙拽著我衝向轉角公園——就是每天能看見泡泡追著孩子跑的那片綠地。她掏出平板不是打電動,而是打開做飯團的APP:『快看!我們能用這個捏小熊臉!』就這樣咱們蹲在榕樹下,拿海苔剪眼睛,米飯搓圓球。她突然眨眨眼:『下次拌飯加起司才好玩,像阿嬤的韓式做法!』

這玩意兒哪有那麼嚇人?科技就像拌飯裡的起司,傳統裡加點新花樣反而玩出創意。別總把屏幕當洪水猛獸,關鍵是蹲在旁邊把『嘗試』變『探索』。你看她捏飯團時眼睛發亮的樣子,根本和我們小時候玩泥巴沒兩樣——都是小手創造世界的開端啊!

『未來工作』焦慮?先找回沙坑超能力

最近老有家長戳我:『AI這麼強,現在學鋼琴還來得及嗎?』我特別懂這慌——但你發現沒?真搶不走的,是孩子蹲在沙坑裡設計『城堡護城河』時的癡迷勁兒。前天她拿積木搭出『AI機器人遊樂園』,邊擺邊嚷:『它要會分享糖果才行!』

未來職場要什麼?會算數的工具,還是懂『為什麼要分享糖果』的人?與其死盯升學班表,不如每天留半小時,讓他們用樂高拼出眼中的世界。這份創造力啊,連最聰明的AI都複製不了。當爹媽的咱得記住:未來不會淘汰孩子,只會淘汰不會玩的大人。

結語:關掉屏幕前,先打開這扇窗

說到這裡你手心還冒汗嗎?我學會的第一課其實超簡單:與其擔心AI太強大,不如相信孩子比我們更靈活。下次見小傢伙盯屏幕,別急拔插頭——蹲下來問:『剛才跳舞的機器人,你最想教它什麼呀?』

答案可能會讓你心跳加速:不是恐懼,而是驚喜。因為我們真正該守護的,從來不是『不讓孩子碰科技』,而是『無論科技多厲害,他們都敢大聲說出夢想』。轉角公園的夕陽裡,看著女兒拿平板拍螞蟻搬飯團的照片,我突然懂了:科技該是孩子眼裡的螢火蟲,不是牆上的電線。下次關屏前,不妨輕輕問:我們真正要守護的,究竟是螢幕,還是孩子掌心那點溫熱的光?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