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天啊,一个21岁的耶鲁学生,一边读书一边为他的AI平台搞定了310万美元融资!这个故事简直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!作为一个普通爸爸,我瞬间开始琢磨:我们到底该怎么教孩子理解「时间」这个超能力?
儿童时间管理的第一步:如何教孩子学会任务分配?

Nathaneo提到成功秘诀之一是「delegation」(委托任务)。这让我想到女儿最近迷上的乐高城堡——她总是试图一个人完成所有部分,结果往往因为一块积木没放好就全盘崩溃。
其实孩子从小就能学习「任务分配」这一重要的时间管理技巧:比如拼图时负责找边缘块,做饭时负责洗菜叶。重点根本不是快不快,而是要让他们的小脑袋瓜真正明白一个超酷的道理:团队合作的力量,绝对比一个人硬撑强大一百倍!就像Series的两位创始人,一个负责技术,一个负责运营,才让项目飞速成长。
为何说“留白”是最好的时间管理?保护孩子的无聊时刻

创业者每周工作120小时令人敬佩,但孩子的成长需要完全相反的节奏。研究表明,无聊时刻才是创造力的温床——当孩子望着天空发呆时,大脑正在构建新的神经连接,这对培养专注力至关重要。
我们家的规矩是:每天至少有一小时「无结构化时间」。女儿可能用这段时间画外星人,也可能只是蹲在公园看蚂蚁搬家。重要的是,她学会了自己决定如何「浪费」时间——这反而是最宝贵的时间管理课。
高质量的陪伴:科技工具如何优化孩子的社交时间?

Series平台用AI匹配志同道合者,这让我想到:科技不该取代人际互动,而该增强它。就像我们家用视频通话联系加拿大亲戚,但周末一定会去社区踢球认识新朋友。
最近女儿迷上用绘画APP创作,但我们会把作品打印出来办「家庭画廊」。科技是工具,真正的价值在于它如何帮我们建立更有温度的联结——这也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智慧。就像Nathaneo的创业初心:让社交回归真实价值而非点赞数。
如何教孩子分解目标?从攒零花钱看懂时间规划

Nathaneo用14天完成融资的秘诀是什么?他把大目标拆成每日小任务。你猜怎么着?这招用在孩子身上简直是“神技”!比如,孩子想要一个新玩具时,我们可以帮他画一个“梦想储蓄罐”进度条,每周存一点钱,用贴纸标记进展。
现在她学会把「不可能的任务」变成「每天一小步」:背古诗?每天两句!练钢琴?每天15分钟!这种「目标分解能力」,或许比创业融资更值得孩子掌握。
时间管理的终极目标:我们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?
一个周末的下午,看着窗外天高云淡,我突然明白:Nathaneo的故事最打动人的不是融资额,而是他同时兼顾学业与梦想的平衡力。
所以,Nathaneo的故事真正震撼我的,不是那300万美金,而是那种平衡的力量!我们真正要思考的,难道不是如何赋予孩子一种超能力:既能满怀激情地去追逐星辰大海,也能随时停下来,笑着欣赏路边一朵小野花的可爱?这才是时间管理教给孩子最棒的礼物——拥有追梦的勇气,更有享受当下的智慧!
(相关阅读:《我是如何兼顾耶鲁学业与300万融资的》)
来源:I raised $3 million for my AI startup as a full-time Yale student. Here’s how I manage my time so I can do both., Business Insider, 2025/09/06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