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夜深了,巷口的燈火漸熄,廚房的小桌上咖啡還溫著。女兒指著平板說:「媽媽,這個視頻的熊寶寶哭了!」你放下手中的活兒,和我一起湊過去看——那一刻,我的心突然被什麼觸動了。
說實話啊,當爸的我也常緊抓手機,擔心數位世界會傷害她。但就在那些和你一起在廚房討論過濾設定的咖啡時光裡,我們反而開心多了!教育部最近提醒我們,設定兒童模式時要加入情感引導,所以當女兒說「熊寶寶哭了」,我問她:「我們要不要一起設定,讓螢幕時間變成溫暖的時光?」
你靠在椅背上揉著太陽穴,但一聽到女兒說話,立刻坐直了身子。她踮著腳指著「YouTube安全模式」按鈕喊「要熊媽媽抱抱它!」——這才驚覺,工具的靈魂在於我們注入的愛。
你總笑著說「把安全設定當折紙遊戲」,當女兒舉著自己畫的「上網規則表」(涂鴉著「玩30分鐘學習遊戲」),我們的界限早已化作城堡的積木。最動人的是,當她轉身問「爸爸這個應用程式能存進我們的親子共玩時間嗎?」,你與我就在餐桌旁相視而笑。誰說你是孤軍奮戰啊?
數位世界哪有壞孩子,只有迷路的小探險家。當女兒開心分享「媽媽!我教小熊正確辨識魔法鏈結!」,我們守護的早不只是童年純淨,更是親密流淌的信任。
最深的守護不在複雜規則,而在你說「來,我們把過濾器調成YouTube安全模式」時,她躍進你懷中的笑靨與體溫。爸妈们都懂:比科技更聰明的,是我們肯把焦慮折成紙飛機,載著童真飛向明日的默契。
看著女兒睡著後的平板螢幕,我明白:這不只是工具,而是我們一起編織的溫暖搖籃。當世界喧囂時,屬於這個家最安靜的守護。
昨天女兒突然抱住我說:「爸爸你知道嗎?你調兒童模式的樣子…超帥!」那一刻,我心裡暖暖的,超暖好嗎!
Latest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