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才刚吃完晚饭,小家伙就抱着iPad冲过来:“爸爸,今天学校老师说要我们‘编故事’!”我瞄一眼窗外初夏的晚风,心里的小灯泡啪一声亮了:“那就试试Google Gemini刚上线的Storybooks吧!”不到十分钟,我们一起把“爱吃包子的小企鹅”变成了翻页有声绘本。那一瞬,她的眼睛比客厅灯还亮。嘿,原来AI不只是工具,还是我们一起做梦的彩色蜡笔。
为什么Storybooks是亲子AI教育新法宝?
先说结论:它把“写故事+画插画+排版”这三件头痛事一次打包搞定。Gemini会问你三个小问题——主角是谁、想去哪里冒险、想带什么道具——然后唰唰唰生成8页图文,字大图美,直接滑着就能读。
更贴心的是,每页都能点“再画一张”让AI重画,不满意就换,像挑贴纸一样简单。没有美术功底的爸妈也能瞬间变身绘本大师;而孩子看到“自己起的名字”出现在故事里,那种“这是我创造的世界”的惊喜,会让阅读动机嗖嗖往上涨。
偷偷告诉你,整个过程在浏览器或手机App里完成,走到哪写到哪。等公交的五分钟、露营帐篷里的手电筒下,都能即兴来一段亲子创作。
三步玩转AI绘本创作——今晚就试试
第一步:暖身小游戏
让孩子闭眼抽三张卡片——动物、地点、食物。我们把“松鼠、地铁站、热狗”摆桌上,你猜怎么着?爆笑画面出现了:松鼠怎么会在地铁站卖热狗?这笑点本身就是故事钩子。
第二步:丢给Gemini
在对话框里输入:请用Storybooks功能写一篇8页儿童故事,主角是[名字],地点在[地点],要出现[食物],语气温馨幽默。30秒后,一本彩色小书就躺在屏幕上。
第三步:亲子二次创作
别急着翻完!让孩子选“哪页颜色不够梦幻”“哪句对话可以再搞笑”。一起点击“编辑文字”或“重新插图”,把她的口头禅塞进去。最后按下“分享链接”,一键发给爷爷奶奶——远方的点赞比冰淇淋还甜。
藏在故事里的未来竞争力
别小看这十几分钟。孩子在挑选角色时练习了共情;在改对话时练了语言组织;在决定结局时第一次做了“产品经理”。这些共创时刻就像悄悄织铠甲,AI教育只是放大镜,把她的创意放大到可以触摸。
观察发现,有孩子后来写作业时主动说:“我可以先把故事说给AI听,让它帮我画草稿!”——这就是把技术变成脚手架,而不是拐杖。
温馨提醒:每天限定两本“AI绘本”,剩下的时间留给蜡笔和泥巴。平衡感从小扎根,未来才不会被屏幕黏住。
爸妈最关心的AI教育五问五答
Q:英文界面会不会太难?
A:语言障碍?别担心,连我家那位急性子小导演都能轻松操作!实测中文指令完全OK,插图里的招牌、菜单甚至能出现多语言元素,小朋友看到多语言招牌兴奋得像发现彩蛋。
Q:会不会内容太随机?
A:可以在提示词里加“价值观温柔”“避免暴力”,AI就会乖乖绕开。再不行就手动改一句对白,权当亲子编剧练习。
Q:会不会取代传统阅读?
A:我们把AI绘本印成小册子,睡前还是抱纸质书朗读。技术负责点燃火花——爸妈呢?传递温度的永远是我们。
创意延伸:让AI教育走进生活
- 周末去公园拍实景照片,回家让AI把照片变成故事背景——孩子瞬间成了“导演+主角”
- 把家里的宠物写进续集,再用黏土捏出角色小剧场,线上线下一起玩
- 邀请同学一起接力创作:每人写一页,最后合成班级故事书,毕业典礼上放映,保证全场尖叫
记住啊,最重要的不是AI画得有多精美,而是我们一起笑着编故事的十分钟。这份共创的温暖,也许会成为他们面对未来的小小铠甲。
来源:How to Create AI StoryBooks with illustrations in Gemini, Techviral, 2025-08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