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斯坦福学生为何在AI时代质疑自身角色?
当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Jure Leskovec告诉《财富》杂志:”几年前,学生们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存在危机,当时我们不太清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角色是什么”,这句话让我这个爸爸忍不住多想了一下。
这不正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吗?哇,这真让人兴奋又深思!AI技术飞速发展,连顶尖学府的学生都在思考自己的定位,我们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在这个充满AI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?说到解决方案,我们的孩子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困惑?你家孩子有没有类似经历?

手写考试如何成为学生的解决方案?
有趣的是,Leskovec教授两年前就开始采用手写考试,而且这是学生们自己要求的。为什么在科技最前沿的斯坦福,学生们反而选择回归传统?
因为他们意识到: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获取信息,更是培养思考能力和创造力。AI可以帮我们回答问题,但它不能代替我们思考。
这让我想到女儿最近的学习方式:她喜欢用平板电脑做作业,但也享受用铅笔在纸上画画写写的时光。或许,平衡才是关键?就像我们的家常菜,传统和现代融合才好。

AI是学生学习的双刃剑吗?
AI在教育中的应用确实是一把双刃剑。一方面,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教育可能;另一方面,它也可能让孩子过度依赖技术,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关键不在于拒绝AI,而在于学会如何与AI共处。就像Leskovec教授所说,重要的是找到”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角色”。
实用建议:激发孩子的好奇心,让他们探索而不仅仅是答题,鼓励孩子既使用数字工具,也参与需要动手和动脑的传统活动。比如,周末可以一起做手工,或者去公园观察自然。

家长如何在AI世界中培养孩子的韧性?
面对AI时代的挑战,我们最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。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功,更是人格的全面发展。
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,最重要的是:
-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,让他们探索而不仅仅是答题
- 培养批判性思维:教会孩子质疑和分析信息,而不是盲目接受
- 重视人际连接:在数字世界中保持真实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
有时候,最简单的活动——比如一起做饭或者散步聊天——反而能培养孩子最宝贵的品质:耐心、创造力和同理心。
斯坦福学生的经历告诉我们:技术再先进,也不能代替人类独特的思考能力和情感连接。作为父母,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在AI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,既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,又不失去人的本质。
来源:《This Stanford computer science professor went to written exams 2 years ago because of AI. He says his students insisted on it》, Fortune, 2025/09/07 09:35:00
